書庫 簡介 目錄 A-AA+ 書簽 查字

             

20·1 尧曰:“咨!尔舜!天之历数在尧曰:“咨!尔舜!天之历数在尔躬,允执其中。四海困穷,天禄永终。”舜亦以命禹焉。曰:“予小子履,敢用玄牡,敢昭告于皇皇后帝:有罪不敢赦。帝臣不蔽,简在帝心。朕躬有罪,无以万方;万方有罪,罪在朕躬。”周有大赉,善人是富。“虽有周亲,不如仁人。百姓有过,在予一人。”谨权量,审法度,修废官,四方之政行焉。兴灭国,继绝世,举逸民,天下之民归心焉。所重:民食丧祭。宽则得众,信则民任焉,敏则有功,公则说。

论语问答录作者:贾陆英发布:贾陆英

2020-11-13 14:21

尧曰:“咨!尔舜!天之历数在尔躬,允执其中。四海困穷,天禄永终。”舜亦以命禹焉。曰:“予小子履,敢用玄牡,敢昭告于皇皇后帝:有罪不敢赦。帝臣不蔽,简在帝心。朕躬有罪,无以万方;万方有罪,罪在朕躬。”周有大赉,善人是富。“虽有周亲,不如仁人。百姓有过,在予一人。”谨权量,审法度,修废官,四方之政行焉。兴灭国,继绝世,举逸民,天下之民归心焉。所重:民食丧祭。宽则得众,信则民任焉,敏则有功,公则说。

注:由于本章篇幅较长,为叙述及阅读的方便,依据文意分为以下7节:

一、尧曰尧曰:尧把帝位禅让给舜时说:“咨咨:感叹词!尔舜!天之历数历数:指帝王相继的次序,犹如岁月和节气的先后在尔躬,允执其中允执其中:真诚地坚持不偏不倚的中正原则。允,真诚、诚信。执,捉住、把握。中,中正。四海困穷,天禄永终。”舜亦以命禹焉。

尧把帝位禅让给舜时说:“啧啧赞赏之意!你这位舜呀!天命的历数落在你的身上了,要真诚地坚持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。假若天下的百姓都陷于困苦贫穷的境地,上天给你的禄位也会永远地终止。”舜让位给禹的时候,也把这番话传授给禹。

怎样理解“允执其中”?

允执其中,是尧禅让帝位给舜时传授给他的治国方略,告诫他一定要真诚地把握住中道。怎样才能把握住“中”呢?这个问题在文献上没有记载,在孔子之前也没有人说得清楚。按照冯友兰先生在《中国哲学史新编》中的说法,这里的关键是要搞清楚“允执其中”的“其”字指的是什么。《中庸》记载,孔子称赞舜是个具有大智慧的人,他“执其两端,用其中于民”。孔子用“执其两端,用其中于民”来称赞舜的大智慧,使我们如拨云见日,豁然开朗。这个“其”字,指的就是“两端”,“其中”就是“两端”的“中”,“允执其中”就是说,要确确实实地抓着“两端”的“中”,不可“过”,也不可“不及”。

由此可见,舜之所以有大智慧,就是因为他在治理天下、处理问题的时候,坚持了“允执其中”的大政方针,在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的过程中,紧紧抓住“两端”的“中”,既能看到“过”的一面,又能看到“不及”的一面,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,运用中道公平公正地处理民众的事情。孔子把这一思想加以充分发挥,贯彻到他关于修身养性、躬行君子、教化民众、治理天下的整个学说之中,形成了儒家学说的重要哲学理念,这就是“中庸之道”。

后人从“执其两端,用其中于民,其斯以为舜乎”《礼记·中庸》这句话中,概括出成语“执两用中”,“两”,即事物的两端,一端叫做“过”,一端叫做“不及”。执两用中,强调在研究和处理问题时,要把握住过与不及这两端,而取其中正,力求不偏不倚,恰到好处。

二、曰:“予小子履予小子履:履是商汤的名字。予小子是他自称。这一段是商汤向天祈祷求雨的话。据《吕氏春秋》记载:汤克夏,天大旱,五年不收,汤以身祷于桑林,曰:“余一身有罪,无及万方。”,敢用玄牡玄牡:玄,黑色。牡,公牛,敢昭告于皇皇后帝:有罪不敢赦。帝臣不蔽,简简:选择在帝心。朕朕:我,上古时期人们的自称。从秦始皇起成为帝王专用的至尊自称躬有罪,无以万方;万方有罪,罪在朕躬。”

商汤说:“我小子履,用黑色公牛来祭祀,明白地告于光明而伟大的天帝: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,天帝臣仆的善恶我也不敢掩蔽,都由天帝的心来分辨,选择。我自己有罪,不要牵连天下万方;天下万方有罪,罪责都在我一人身上。”

这段话体现了上古文化怎样的精神?

上古先民认为,天子受命于天,敬天保民是其神圣职责。商汤向天祈祷求雨时说的这段话,表达了自己勇于担当,勇于自责的美德,充分体现了上古文化敬天保民的基本精神。

三、周有大赉音lài赖:赏赐。周有大赉以下几句是说周武王的事,善人是富。“虽有周亲周亲:至亲,不如仁人。百姓有过,在予一人。”

周得到上天的厚赐,是有众多善人的辅佐。武王说:“纵然有至亲,不如有仁人。百姓有过错,都在我一人。”

“周有大赉,善人是富”总结了怎样的治国经验?

本章所说“善人”“仁人”,指的都是治国的贤臣。“善人是富”,也就是“富有善人”,意思是说,周得到上天最大的恩赐,是拥有众多治国的贤臣。《论语·泰伯》记载:周武王总结他建立周朝的经验时说:“予有乱臣十人。”我得益于有十位治国之臣的辅佐。这与“周有大赉,善人是富”一句,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。“虽有周亲,不如仁人”,则进一步强调了周朝重视德治,任人唯贤的治国理念。孔子对周初人才济济大为赞赏,他说:“才难,不其然乎?唐虞之际,于斯为盛。”《论语·泰伯》人才难得,不正是这样吗?尧舜之时和西周初年这两个时期,是中国古代最辉煌的两个时期,也恰恰是人才最兴盛的两个时期。由此可见,治理天下,人才最关键,也最难得。

注:以下4567几节,历来的多数注释家认为是孔子之言,是《论语》编者对孔子治国思想要点的记述。

四、谨权量,审法度谨权量,审法度:谨慎地审定度量衡,使之统一公平。权,秤锤,这里代指秤。量,斗斛,指容量。度,长度。秦以前,“法度”一词专指长度的分、寸、尺、丈而言,还没有法律制度之意,修废官修废官:把废弃的官职制度重新修立起来。有官而无职,有职而无官,都属废官,四方之政行焉。

孔子说:谨慎地审定度量衡,重新修立已废弃的官职制度,天下四方的政令就畅通了。

孔子提出的政令畅通措施有哪些?

周朝的诸侯国,各有自己的度量衡,这是妨碍天下四方政令统一的一大顽疾。到了春秋时期,一些有利于实行礼乐典章制度的官职制度被废弃,也是造成政令不畅的重要原因。孔子把“谨权量,审法度,修废官”作为实现天下四方政令畅通的重要措施,体现了他有关天下一统的思想,是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主张,可惜在那个礼坏乐崩的乱世之中无法推行。度、量、衡的统一,直到孔子去世258年之后,秦始皇统一中国才得以实行。

五、兴灭国,继绝世,举逸民兴灭国,继绝世,举逸民:据《钱穆·论语新解》:兴灭国,如周初封建,立黄帝、尧、舜、夏、商之后是也。继绝世,谓贤人世絶不祀,为之立后,使乃得享祀也。举逸民,谓才行超特不仕者,举而授之官爵也,天下之民归心焉。

孔子说:复兴已灭亡的国家,接续已断绝的后代,提拔被遗落的人才,天下的百姓就会真心归服了。

怎样理解“兴灭国,继绝世,举逸民”对于天下归心的意义?

“兴灭国,继绝世,举逸民”,是孔子对西周政治经验、文化精神的概括和总结。周灭商以后,在对待被灭亡的国家、这些国家代表人物中断绝后代者、以及逸民中的怀才不遇者,采取了“柔远能迩”的政策。例如:给神农、黄帝、尧、舜、禹的后代各有封地,连商纣王的儿子禄父也受封于商朝的旧都殷河南安阳;对殷商的遗民实行优待;对不满商纣王而隐居的贤士予以重用。在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远古社会里,这是非常得人心的做法,不仅体现了西周初年政治家们高超的政治智慧,也造就了中华文化仁义为本,兼容并包的精神。

随着宗法社会的逐渐瓦解,“兴灭国,继绝世,举逸民”的具体做法也失去了其赖以存在的基础。但是,这一做法所蕴含的政治智慧、文化精神,依然具有可资借鉴的宝贵价值。

六、所重:民食、丧、祭。

孔子说:为政者所应重视的是,民众的吃饭问题和丧葬、祭祀问题。

为政者为什么必须重视“民食、丧、祭”这三件事?

本章历史上有两种读法:一种是孔安国注,把民、食、丧、祭并列为四事。一种是朱熹注,把民食和丧、祭并列为民之三事。我这里采用后一种说法。

民以食为天,民众的吃饭问题是事关民生的头等大事,丧葬问题和祭祀问题,也是每个人、每个家庭都牵挂在心的大事。“民食”之重,重在养生;“丧祭”之重,重在送死。为政者只有把人生中养生与送死这两头的大事都解决好了,人心才能安定,社会才能稳定。

孟子也说过,施行王道,要从“不违农时”做起。这样,就能使百姓有饭吃,有肉吃,有衣穿,过上温饱生活,做到“养生丧死无憾”,这是“王道之始也。”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所谓“王道之始”,也就是以仁义治天下,为政以德,爱民惠民的王道政治的基础。

七、宽则得众,信则民任焉,敏则有功,公则说。

孔子说: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,诚信就能得到百姓的信任,勤敏就能取得事业的成功,公正就能使人心悦诚服。

孔子对为政者的政治品德提出哪些要求?

古今注者多把这一节与《阳货篇》第6章作比较,提出诸多疑点,又缺乏足够的史料佐证。这里只就原文中“宽”、“信”、“敏”、“公”四字的意义加以解读。

这四句话,是孔子从政治的角度阐述他的治国理念,也是对为政者政治品德的基本要求。一是要宽以待人,二是要诚实守信,三是要勤敏干事,四是要秉公用权。如能做到,必会得到民众的信任、拥护和支持,从而获得事业上的成功。

打開手機掃描閱讀

收藏 書評 打賞

上一頁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