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庫 簡介 目錄 A-AA+ 書簽 查字

             

野望(杜甫)

唐诗三百首作者:【清】蘅塘退士孙洙发布:休竹客

2022-10-29 09:37

西山白雪三城戍,南浦清江万里桥。

译文
西山白雪皑皑重兵三城戍守,南郊外的万里桥,跨过泱泱的锦江。

注释
西山:在成都西,主峰雪岭终年积雪。
三城:指松今四川松潘县、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、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。城,一作『年』,一作『奇』。
戍:防守。三城为蜀边要镇,吐蕃时相侵犯,故驻军守之。南浦:南郊外水边地。
清江:指锦江。
万里桥:在成都城南。

海内风尘诸zhū弟隔,天涯涕泪一身遥。

译文
因海内战争不息几个兄弟音讯阻隔,我流落天涯潸然泪下身心遥。

注释
风尘: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。
诸弟:杜甫四弟:颖、观、丰、占。只杜占随他入蜀,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。

惟将迟暮供多病,未有涓juān埃答圣朝。惟通:唯

译文
惟将迟暮的年光,交与多病的身躯;至今无点滴功德,报答贤明的圣皇。

注释
迟暮:这时杜甫年五十。
供多病:交给多病之身了。供,付托。
涓埃:滴水、微尘,指毫末之微。

跨马出郊时极目,不堪人事日萧条。

译文
我骑马来到郊外时放眼远眺,无法忍受人世间之事日渐萧条。

注释
日:一作『自』。



赏析诗以『野望』为题,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、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。
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。西山主峰终年积雪,因此以『白雪』形容。三城,在当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,是蜀地要镇。
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。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,自伤流落的情思。海内外处处烽火,诸弟流散,此时『一身遥』客西蜀,如在天之一涯。诗人怀念家国,不禁『涕泪』横流。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。
五六句又由『天涯』『一身』引出残年『多病』,『未』贡微力,无补『圣朝』的内愧。杜甫时年五十,因此说已入『迟暮』之年。他叹息说: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『多病』之身,但『未有』丝毫贡献,报答『圣朝』,是很感惭愧的。
杜甫虽流落西蜀,而报效李唐王朝之心,却始终未改,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。中间四句,由于连用对偶尔将诗人的家国之忧,身世之感,特别是报效李唐王朝之心,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。
七八句最后点出『野望』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。『人事』,人世间的事。由于当时西山三城列兵防戍,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重,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『日』转『萧条』的隐忧。这是结句用意所在。诗人从草堂『跨马』,走『出』南『郊』,纵目四『望』。『南浦清江万里桥』是近望之景。『西山白雪三城戍』,是远望之景。他由『三城戍』引出成乱的感叹,由『万里桥』兴起出蜀之意。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。
杜甫『跨马出郊』,『极目』四『望』,原本为了排遣郁闷。但爱国爱民的感情,却驱迫他由『望』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、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。一时间,报效国家、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,集结心头。尤其为『迟暮』『多病』发愁,为『涓埃』未『答』抱愧。
此诗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,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。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。在艺术结构上,颇有控纵自如之妙。


参考资料
1、彭定求等.全唐诗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年10月版:第556页
2、张忠纲.杜甫诗选:巴蜀书社,2004:174-175
3、萧涤非等.唐诗鉴赏辞典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

打開手機掃描閱讀

收藏 書評 打賞

上一頁
返回頂部